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Bobbie。
PPT显然已经成了大部分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大家都想做好PPT,但是好像总是无从下手。
想想那些为了做PPT而熬夜的日子,你有多少次面对着下面这个界面无所适从。
上学的时候很少有专门教授PPT制作的课程,入职以后更没有时间系统全面的学习PPT设计,这使得很多今天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在面对一次次PPT任务的时候都头痛不已。
做PPT为什么头疼,是因为你不会用PPT软件吗?也许这是一部分原因,但是问题的根源绝对不是你会不会使用PowerPoint(Keynote、WPS等)软件。即使你死记硬背把软件每一个功能都了解一遍,还是没法彻底解决不会做PPT的问题,不信你试试看。
01.
学PPT应该学什么?
“老师,我想学习PPT,但我不知道该学什么、从哪儿学起,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我的微博和B站私信里隔三岔五有人来问。
如果我说:你需要先掌握PPT软件的每个功能,然后去学习排版原理、色彩搭配理论、图片处理技巧、PPT动画、音视频剪辑……你可能还没听我说完,就已经从入门到放弃了。
不要当真这是个玩笑啦
要问学PPT应该学什么,首先要问自己,我学PPT是为了干什么?先搞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
我觉得学习PPT的动机可能有以下几种:
1.工作需要不得不做
绝大多数人是这种情况,“不得不做”的背后透露出几分无奈和淡淡的忧伤。
2.兴趣爱好就是想做
有那么一小部分PPT爱好者和发烧友,就是爱做PPT,不做PPT都难受。(最开始我就是这种人)
3.靠它赚钱一定要做
PPT设计师、培训讲师等,靠PPT赚钱吃饭。
如果你的需求只是做好日常工作所需的演示幻灯片,但你却朝着PPT发烧友们“炫技”的方向大步迈进,那么恭喜你成功跑偏,你将会在跑偏的路上狂奔不止。
大家知道,网络上有大量优质的PPT课程、免费教学视频、训练营、付费社群,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在非常用心的教大家做好PPT,但是为什么大家在职场中做PPT还是痛苦不已?
其实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很多PPT教学内容是以培养PPT设计师的标准进行的,学习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并不适合普通职场人士学习;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大家都在讲设计感,讲形式感,而忽略了本质:PPT的设计是以内容为依据的!
PPT被制作出来是为了展示和传递信息,这是它的主要使命,如果没有内容文案做PPT的坚实根基,那还谈什么PPT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我们说的PPT能力到底是什么能力呢?
02.
做好PPT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在演讲演示活动中,PPT只是传递信息的辅助工具,PPT之外的能力也许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你做的PPT领导不满意、你做完演示客户不买单、你做的项目策划PPT并没有跟同事达成共识,你要知道这并不是PPT的问题,而是“内容”的问题。
所以要做好PPT,你可能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文案梳理和组织逻辑架构的能力信息视觉化表达的能力演示演讲的能力
2.1文案梳理和组织逻辑架构的能力
我们常见的PPT内容逻辑问题大体上有这样两种情况:
第一,整个文档条理不清晰,没有明确的逻辑架构;
第二,单独页面难于理解,重点不突出,内容没有层次。
导致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开始做PPT之前,没有对所要呈现的内容逻辑进行梳理和规划。
在PPT里,“知道表达什么,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两个过程,先有文案,再来设计!
在文案梳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麦肯锡40年的经典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一书中介绍的方法,将其应用到PPT制作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和呈现内容。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它是一个整理PPT“写什么”的思路,同时帮助我们建立清晰的逻辑结构,提炼重点。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在构建金字塔结构的时候有两种方式:
如果是主题清晰结论明确的内容,我们只需要自上而下地列出关键论点,进而理清内容的逻辑关系;如果是主题模糊结论不明确的内容,我们则需要自下而上地概括出关键要点,梳理逻辑关系,最后总结出中心结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做PPT的原始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呢?方法就是构建思维导图。
好用的思维导图工具有很多,比如:Xmind、幕布、MindManager等等。
下面再推荐三款完全免费的思维导图工具供大家选择使用:
ZhiMap:zhi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