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疼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放射技术第十三章第三节乳腺摄影与口腔
TUhjnbcbe - 2021/5/7 15:3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历史动态:放射技术考试专业知识汇总

放射技术第十三章第二节X线造影技术

第十三章第三节乳腺摄影与口腔X线摄影检查

一、乳腺体位

(一)内外斜位(MLO)

内外斜位(MLO)是显示单侧乳腺组织的最佳体位。

①嘱受检者面对乳腺机自然站立,两足与肩同宽,旋转摄影平台与胸大肌平行,X线束方向自内上至外下。

②受检者成像侧的手放在手柄上,肘部弯曲以松弛胸大肌。胸大肌后的腋窝凹陷处置于摄影平台的上角,但要在背部肌肉的前方。

③运用可移动组织向固定组织运动原理,提升乳腺。然后向前、向内移动乳腺组织和胸大肌;向上向外牵拉乳腺,离开胸壁以避免组织相互重叠。

④踏压迫器加压并用手承托乳腺,连续旋转受检者至乳腺呈切线位,直至有足够压力能保持乳腺不致下垂。

⑤向下牵拉腹部组织打开乳腺下皱褶。

⑥非检侧乳腺对检查有影响时,让受检者用手向外侧推压。

⑦嘱受检者保持身体不动,曝光。

(二)头尾位(CC)

头尾位(CC)应确保在内外斜位中可能漏掉的内侧组织显示出来,同时应尽可能多的包含外侧组织。

①嘱受检者面对乳腺机自然站立,两足与肩同宽,技师应站在受检者的健侧。受检者头部向前伸向球管侧,这样受检者的身体可以向前,使前面的乳腺组织摆在影像接收器上。

②提升乳腺可动性组织向固定组织移动,升起摄影平台与提升的乳腺下缘接触。

③技师的双手分别于乳腺上下,轻轻将乳腺组织牵拉远离胸壁,且将乳头放在摄影平台的中心。最大限度地使乳腺组织呈现出来。

④技师用乳腺上方的手,经过摄影平台胸壁缘,将乳腺后外侧缘提升到摄影平台上,这应在受检者无旋转下完成,此步操作将会提高后外侧组织的可显示性,并将乳腺固定在此位置上。

⑤技师下方的手抽出放在被检侧的肩上,以松弛受检者肩部,同时用肘部轻推受检者后背,以防止它从乳腺摄影设备中脱离出来。用手指牵拉锁骨上皮肤,以缓解在最后加压过程中受检者皮肤的牵拉感。

⑥受检者胸骨紧靠平台的胸壁缘,将对侧乳腺放在摄影平台的内角上。

⑦压迫时,固定乳腺的手向乳头方向移动,并使腺体组织伸展,从前方抽出。

⑧嘱受检者未被成像侧手臂向前抓住手柄;受检者成像一侧的手臂下垂,肱骨外旋。

⑨用手指在压迫装置外侧缘滑动碾平外侧的皮肤皱褶。

⑩嘱咐受检者保持身体不动,曝光。

(三)追加体位

1.定点压迫位(S):定点或锥形压迫是一个应用较多而且简单的技术,特别有助于密集组织区域的模糊或不明确的发现物。与整体乳腺压迫相比,定点压迫能使感兴趣区厚度有更大幅度减小,提高乳腺组织的分离。对感兴趣区域内组织结构正常与异常的校准可产生更高的对比和对发现物更精确的评估。

各种尺寸的定点压迫板,尤其是较小的压迫板,均可进行有效的定点压迫。根据标准体位乳腺影像,乳腺技师通过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和范围来选择压迫板。

为了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需要测量从乳头垂直向后画线的深度;在上下或内外方向上这条线到病变的距离;从病变到皮肤表面的距离。用手模拟加压,将三个测量值转换成标记来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然后将中心的定点压迫装置放在病变上方。

定点压迫位通常结合小焦点放大摄影来提高乳腺细节的分辨力。

2.放大位(M)放大位对钙化点的数目、分布和形态具有更好的显示。有或没有定点压迫的放大位,均有助于通过对病灶密度或团块的边缘和其他结构特征更加精确地评估,有利于对良恶性病变进行区分。此技术还可以扩展在常规体位中不明显的意外发现物。

所用X线管焦点的测量尺寸一般采用0.1mm,以消除物体到成像板距离增加而导致的几何模糊的影响。同时还需要一个放大平台使被压乳腺和摄影平台分离,其放大率为1.5~2倍。

对于放大乳腺摄影,十分关键的是由于采用空气间隙和微焦点技术,会导致对受检者的曝光时间相对延长而增加辐射剂量。

二、乳腺导管造影技术

(一)乳腺导管造影技术适应证:

1.适应症除分泌性溢乳外,所有病理性乳头溢液,包括血性、水样、油样、牙膏样、乳汁等。

2.禁忌证乳腺炎、哺乳期及对造影剂过敏者。

(二)受检者临床表现

自溢性或挤压性,双侧或单侧、多孔或单孔、溢液时间、溢液的颜色等。

(三)术前准备

1.受检者准备:向受检者介绍造影流程、穿着对开式上衣并检查溢液情况。

2.器械与备品

(1)检查床、聚光灯。

(2)皮肤消*用品:碘伏、棉棒等。

(3)无菌手套。

(4)特制乳管针(30G):可将针头磨钝或眼科用泪道针头,将针头稍折约为°。

(5)5ml(10ml)空针管。

(6)显影剂(每次用量约1ml)。

(7)无菌纱布、棉球。

(8)其他备品:载玻片、放大镜等。

(四)造影步骤

①术前过敏试验:一般采用静推1ml或眼角滴入试验,确认阴性方可行造影检查。

②依序将卫生用材置于无菌手术巾上。

③采用坐位或仰卧位,以乳头为中心消*两次,消*半径约5cm。

④术者戴无菌手套,轻轻挤压乳头,确认溢液孔后将针自溢液导管插入,以适当的压力慢慢注入造影剂0.2~0.4ml。

⑤当患者感觉乳腺胀痛时,停止注入显影剂。如有剧痛应立即停止注射(提示造影剂可能外溢)。

⑥可用皮筋轻轻扎住乳头,防止造影剂外溢。

⑦头尾位和侧位摄影,压迫须适当,需要时可追加放大摄影。

(五)注意事项:

①拍摄过程要迅速,如时间过长,造影剂已被吸收以致造影失败。

②检查结束后用湿纱布擦拭干净乳头的溢出液。

③告知受检者显影剂会自行吸收,如有不适,随时回访。

④若造影失败,需另行安排造影时间。

⑤乳腺导管造影是间接影像少有重叠或假象,不易发现微小的病变,阴性结果不能除外肿瘤的存在,而且操作不当时不易成功。

三、口腔局部摄影

一、局部摄影

1.根尖片.根尖片主要用龋齿病,牙髓钙化,牙内吸收,根尖周病变,牙发育异常,牙周炎,牙外伤,牙根折裂,修复体,种植体及某些系统性疾病累及牙槽骨等的检查。

(1)受检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椅座呈水平位,背托呈垂直位,调节椅子高度,使受检者口角与操作者腋部相平。受检者呈直立坐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时,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与地面垂直。

(2)探测器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探测器交角的分角线垂直。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2、3磨牙28°。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23磨牙-5°。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图像。

(3)探测器放入口内应使探测器感光面紧靠被检牙的舌侧面。投照前牙时,探测器竖放,投照1、2时,应以1的侧缘为标准;投照后牙时,探测器横放。探测器放好后,嘱被检者用手指固定或用持片夹固定。

(4)中心线:X线中心线与被检者牙的长轴和探测器之间的分角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应尽量垂直投照。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由于个体之间牙弓形态各异,X线水平角必须随受检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使X线与受检牙邻面平行,避免影像重叠。X线中心线位置:投照根尖片时,X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者牙根的中部。投照上颌牙时,听鼻线为假象线,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切牙及侧牙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连线的中点,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对照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听鼻线的交点;投照第二磨牙及第三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外呲向下的垂直线与听鼻线的交点,及颧骨下缘。在投照下颌骨时,X线中心线均沿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象线上,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部位射入。

2.咬翼片拍摄咬翼片主要用于检查邻面龋、髓石、牙髓腔、邻面龋与髓石是否穿通及穿通程度、填充物边缘密合情况、牙槽嵴顶病变。

咬翼片为普通胶片,是在中间装一突出的纸板,在投照时作咬合之用。专用于齿冠部的摄影,能使上下颌牙齿的冠部包括在同一张照片上,但齿根不能包括在内。

咬翼片拍摄的方法:调整受检者头靠,使咬合面平行地面,将胶片放入口中,咬翼朝向颊侧,横过咬合面,胶片则在牙齿舌侧,胶片中心放在所要照的牙齿;请受检者轻轻合上嘴,并将咬翼咬住,使胶片尽可能平行牙齿,不要弯曲。调整X线机头垂直角8°-10°之间,让主射线通过所要照的牙齿其对准线在咬合面上;调整水平角,使主射线垂直于下颌角的颊面投照。

3.咬合片拍摄咬合片用于摄取范围较大的病变和上下颌的情况,如上颌脓肿,下颌骨骨折,阻生牙及坠生牙的位置;有时也用于测定异物及唾液腺结石的位置。

上颌投照法:头摆正,调整头位,使上颌弓与地平成水平;胶片凸点向上,直放入病人口中,请受检者轻轻将胶片咬住,中心线向足端倾斜65°,水平角度与被检查侧前磨牙邻面平行,对准被检侧眶下孔的外侧射入。

下颌投照法:头摆正,调整头靠向后,让下巴抬高;胶片凸点向下直放入病人口中,请受检者轻轻将胶片咬住,中心线以0°角对准头矢状面,由颏部射入。

二、口腔曲面体层摄影

全景曲面体层摄影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腔曲面全景摄影X线机,将上颌骨、下颌骨、颞下颌关节、上颌窦、鼻腔及全口牙齿的影像同时显示在一张体层片上的摄影技术。全景曲面体层摄影能为牙科病,牙齿矫形及牙槽骨,颞下颌关节的骨折骨病等多种疾病提供重要的信息。

拍摄方法:去掉受检者头部、颈部饰物,投照时受检者取立位或坐位,颈椎呈垂直状态或稍向前倾斜,下颌颏部置于颏托正中,双手握住扶手以保持身体稳定,用前牙侧缘咬住咬合块槽内,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调整机架高度使听眶线与听鼻线的分角线与地平平行,用额托和头夹将头固定。层面选择在颏托标尺零位。选择适当的管电压、管电流,嘱受检者不动,曝光。

习题

1.关于乳腺压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小其厚度

B减少剂量

C减少影像模糊

D固定乳房

E增加对比度

E

2.MLO位时,一般暗盒托盘平面与水平面呈

A5°-10°

B10°-20°

C30°-60°

D20°-30°

E60°-70°

C

3.MLO位体位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是

A屈肘以松弛胸大肌

B压迫

C打开乳房下的皮肤皱褶

D使患者肩部尽可能靠近摄影平台中心

E使摄影平台与胸大肌平行

E

4.乳腺内侧组织显示最充分的摄影体位是

A、MLO

B、ML

C、LM

D、CC

E、CV

D

5.放大位(M)摄影的目的是

A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B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C增加乳房外侧部分深部病变的显示

D增加乳房内侧病变的显示

E与标准体位的结合确定乳腺病变的定位

B

6.显示一侧乳腺组织最充分的摄影体位是

A、MLO

B、ML

C、LM

D、CC

E、CV

A

7.放大位(M)的放大率一般为

A0.5-1倍

B1-2倍

C1-3倍

D1.5-2倍

E2-3倍

E

8.拍摄口腔根尖片的摄影体位是

A坐位

B立位

C仰卧位

D侧卧位

E俯卧位

A

9.男,50岁,刺激性牙痛,来医院就诊,口腔科拟诊龋齿。

第一问:该患者最佳的检查方法是

A咬翼片

B咬合片

C许氏位

D曲面全景片

E根尖片

E

第二问:若需检查上颌第一磨牙,则球管应倾斜

A-5°

B-10°

C45°

D28°

E30°

EE

10.咬翼片主要观察

A牙冠

B牙颈

C牙根

D牙槽骨

E根管

A

11.咬合片上颌投照法,中心线应应足端倾斜

A15°

B25°

C65°

D35°

E45°

C

12.本题各问共用以下备选答案

A42°

B45°

C30°

D28°

E18°

第一问:上颌第2、3磨牙投照,球管倾斜的角度为

第二问:上颌切牙摄影,球管的倾斜角度为

第三问: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摄影,球管的倾斜角度为

DAC

13.本题各问共用以下备选答案

A-10°

B-15°

C-20

D28°

E-5°

第一问:下颌第2、3磨牙投照,球管倾斜的角度为

第二问:下颌切牙摄影,球管的倾斜角度为

第三问:下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摄影,球管的倾斜角度为

EB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放射技术第十三章第三节乳腺摄影与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