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类非常常见的富贵病。据调查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2亿。曾有一个病例,一位男士有6年的高血压病史,因为平时没有感到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吃降压药,也没注意饮食。.
有一天这位先生突然感到右侧肢体无力,并且有麻木感,休息了一会后,麻木感消失就没在意了。.
到了下午,手里拿不住东西,看情况不对,就很快就大喊了一声,随后就晕倒在地。幸好,家里有人,并立即拨打医院,虽然急救都很及时,但病发突然,且严重,最后还是离开了。
每天控制血压非常重要,不仅要谨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还要调整饮食和改变不良习惯。
高血压者:一旦出现4个信号,小心血压已“超标”要警惕。
信号1:身体麻木
如果肢体出现僵硬,麻木,说不出话,行走不稳等情况,这些都是偏瘫的信号,必须警惕,可能是由于脑血管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小心脑梗塞。
信号2:晨起头晕
早上起床后如果感到头痛、头晕,甚至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且持续一段时间,这可能是由短暂性脑缺血引起的要重视,注意预防脑梗塞。
信号3:视力模糊
突然有视物模糊、看不清楚东西的感觉,带上老花镜也没用,这可能是视力减退,也可能是脑缺血造成的,使视网膜功能异常,这也是脑梗塞的早期信号之一。
信号4:常感疲倦
特别是在中年和老年人群,总觉得自己睡不够,困意难当,哈欠连天,一坐下来就感到困意,这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引起的。
如果这种表现经常发生,请保持警惕,这可能是颈动脉中的血管被阻塞,影响了脑部供氧。
控好血压,记住“四忌”:
一:高盐
研究表明血压会随着盐的摄入量增多而增高,反之下降。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食用过多,会导致钠潴留,使细胞外液增加,锌排出量增多,血压升高。
二:吸烟
吸烟会也会影响血压,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不仅会让人成瘾,还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促使心率加速,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
三:喝酒
饮酒会增加心率,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并加速动脉硬化。
四:动物蛋白
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对高血压病症患者的顺利康复会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会产生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平常饮食可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等。
控制血压,每天注意这3点:
一、早起喝一杯温水
对于一些人来说,早上起床后,会出现“血压晨峰”现象,所以当你起床时不要太猛。
刷完牙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补充体液,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帮助控制血压。
二、补充对血管有益物质
1、补充对血管有益物质
补充槲皮素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槲皮素属类*酮化合物中的*酮醇,其中很多植物都会有,科学表明,槲皮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菌、抗病*、抗肿瘤、抗血栓形成等治疗和保健功效。
此外,槲皮素还是控制人体内的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消亡的重要因子,倘若这个平衡被打破,不仅会加速人体衰老,还会加速损害血管弹性和老化。
研究发现,山月莓中的槲皮素含量最高,最可高达67%。而对于补充槲皮素的人,用山月莓在温水中泡3-5颗即可满足当天的需求。
2、控制盐分摄入
正常人每天盐分推荐摄入量不超过6g,而高血压患者要求更加严格,每天盐分推荐摄入量不超过4g。
提醒:盐分包括食盐、酱油、蚝油、生抽等中的含盐量。
三、睡好,别熬夜
睡眠的好坏,对血压控制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熬夜、睡眠不足的人,会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促使血管收缩异常,血压升高。控制好血压,睡眠要有保证,最好每晚在10点30之前入睡,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在6-8小时,也可适当进行午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案例
老李,男,70岁,高血压病多年,血压一直在/60mmHg左右。老李对此感到很疑惑,也很紧张,为什么自己的血压只有高压高,低压反而低?
高压、低压定义
高压的学名叫收缩压,也就是心脏收缩的时候大动脉内的压力。低压的学名叫做舒张压,就是心脏舒张的时候动脉内的压力。血压的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之间的差值叫作脉压。脉压的正常值一般为30-50mmHg,超过60mmHg就算脉压增大。
01
高压水平和血管弹性有关
只有收缩压升高的高血压,医生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很多只表现低压升高,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则大部分表现为高压高,这主要是血管弹性不同造成的。当动脉弹性下降,如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心脏向外射血会遇到僵硬的血管壁,没有一定的缓冲,引起高压明显升高。
此时,由于血管弹性差,血管在舒张期不能存留较多的血液,就像潮水退潮一样,低压会下降。因此表现为高压很高,但是低压却在正常范围内,或明显降低。
你可以想象一下:
用一个大注射器往弹性非常好的橡胶管内快速注水会是什么样?往一个没有弹性的铁管内注水又是什么样?往橡胶管内注水时由于橡胶管有很好的弹性并扩张,可以避免管道内瞬间压力迅速增大。往铁管内注水时恰恰相反。
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发生动脉硬化,动脉弹性不可避免的会减退,所以就会出现高压增高、低压降低的变化。老年人常常表现为高压很高、但低压不高甚至偏低、脉压增大,就是这个原因。除此之外,导致脉压增大的原因还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动脉硬化等。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硬化。
02
高压高,低压低治疗两难选择
一方面,因为高压和低压差值比较大,就像潮水的涨落幅度比较大,对脏器的冲击比较大,而且对血管的内膜破坏也比较大,容易发生意外。
另一方面,冠状动脉的供血主要在心脏舒张时,也就是在低压时,低压太低又会增加心脏缺血甚至心梗的风险。
这种情况治疗用药遇到两难选择,你不降压,高压太高会增加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风险;你降高压吧,因为多数降压药物在降低高压的同时也降低低压,冠状动脉的供血就更少了,心脏自身供血不足,岂不也危险?
03
谨慎用药
针对治疗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兼顾高压和低压,努力做到高压别太高、低压别太低,在高压和低压之间寻求一个利弊的平衡,谨慎用药!
具体治疗策略如下
1.舒张压60-90mmHg,收缩压≥mmHg,可选用1种或联合药物治疗;
2.舒张压<60mmHg:
①收缩压-mmHg,可不用药物治疗,密切观察;
②收缩压-mmHg,可谨慎小剂量起始治疗,密切观察;
③收缩压≥mmHg,小剂量起始,逐步调整。
对于高压很高、低压偏低的高血压患者,还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用药,血压的管理有很多专业技巧,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患者不要因为高压增高而自行加药、也不要因低压降低而自行减药。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血压高压高,低压低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