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海洋药物》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可食海藻可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功能原料,起到抵抗高血压和保持体重的作用。据悉研究人员调查了多种海藻,包括红藻(Rhodophyta)、绿藻(Chorophyta)和褐藻(Phaeophyta)。
一直以来,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就将海藻作为一种传统食物,近年来,随着民族美食的全球交融,海藻也更多地出现在了欧美人的餐桌上。海藻能成为餐桌的“座上宾”,自有它的优势,包括降低心血管疾病,延长人体寿命等。
ACE1抑制剂替代物ACE1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个特殊的药物家族,它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缓解高血压。不过该药物有一个缺点,就是副作用,包括干咳和某些组织的肿胀,包括喉咙。由于这些副作用,研究人员计划用其它成分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高血压蛋白原酶(肾素)活性。
恰巧,从海藻中提取的一些成分就可以充当这个角色。既可以抑制RAS,同时没有ACE1的副作用。研究人员透露,裙带菜(Undariapinnatifida)和条斑紫菜(Pyropia)中发现的多肽类,就有这种效果,尤其是IY和AKYSY。
此外,海藻中发现的各种褐藻多酚和多糖,也具有显著的抗高血压功效。在各种褐藻多酚中,研究人员特别点名表扬了二鹅掌菜粉、6,6’-二昆布酚和*连醇A。在海藻多糖中,受到研究人员称赞的则包括海洋硫酸多糖(DPS),这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类型的混合物,可以从海洋褐藻(pelvetiacanaliculata)中获取。
抗肥胖代谢物研究人员指出,海藻中的抗肥胖成分,堪称优秀的是类胡萝卜素墨角藻*素。墨角藻*素是海藻代谢物中的明星成分,它的生物功效得到了科学家的深刻研究;在其所有生理功效中,抗肥胖功效被研究的最多。
特定的褐藻多酚也具有抗肥胖的作用,尤其在脂肪分化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可以一直前驱细胞转化成脂肪组织。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褐藻多酚的分子比重越低,它对脂肪分化的作用就越明显;从褐藻昆布属中提取的褐藻多酚、藤*酚、二氧脱氢醇和鹅掌菜酚,都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还需要更多的生物活体研究研究人员表示,海藻中的这些功能成分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相关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因此尚需更多的生物活体研究数据。研究人员总结,毫无疑问,海藻的纯二级代谢产物表现出了很大的抗高血压和抗肥胖潜力,并且达到了IC50(将抑制50%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所需抑制剂浓度定义为IC50)的抑制剂浓度。海藻中最具ACE抑制活性的成分为IY和AKYSY(IC.5-.96uM),最具抑制活性的褐藻多酚则是*连醇A(IC.74uM)。研究人员也发表了海藻成分在RAS系统及一氧化氮合成方面的作用,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应用尽管这项研究是发表在药物杂志上的,但研究者表示,未来可能会更多的应用在膳食补充剂领域。重要的是,很多含有抗高血压和抗肥胖活性成分的海藻,已经被科学家证明是可以食用的。因此,这些成分更有可能首先被应有到功能食品中,然后才是药品。
植提桥,专注全球专业健康产业链最前沿资讯分享已经十年,从新资源发现,新成分开发,到新原料应用,终端新产品开发动态和趋势。让植提桥给您产品开发的灵感和对行业的思考启发。
加入到植提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