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张阿姨来自莆田,过去10年,她深受三叉神经痛的折磨,吃饭痛、喝水痛,就连睡觉也会痛醒。这种随时随地会发作、发作频率也越来越高的疼痛让张阿姨感到“生无可恋”。上周,她来到医院,接受了三叉神经痛的球囊压迫手术,也称“创口贴手术”,通过小小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结,成功摆脱了“天下第一痛”,并且这一手术的创口仅仅针眼大小。
10年前的一天,张阿姨突然感到自己左侧脸颊开始不受控制地疼痛,“痛的时候就像被电击一样,特别是刷牙、吃饭的时候尤其明显。”张阿姨称,刚开始以为是牙口不好,便到家附近的牙科诊所拔了一颗牙。然而,拔出的牙齿完好无缺,张阿姨左脸疼痛的感觉却有愈发严重的趋势。
无奈之下,医院仔细做了检查,才知道原来所谓的“牙疼”其实是“三叉神经痛”。医生为她对症开了药,可吃了一段时间,疼痛只有略微缓解。“早上起来疼、吃饭疼,走路走得好好的也疼。”由于疼痛时常找上门,张阿姨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脸上的笑容也少了。
七年前,偶然在报纸上医院专家通过手术可根治三叉神经痛,张阿姨喜出望外,心想:“不管怎样,必须得试试!”抱着治愈的希望,她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原本以为睡一觉疼痛就会缓解乃至消失,可醒来发现痛感依旧明显。”张阿姨说,那时的她感到治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为了摆脱“天下第一痛”,在家人的鼓励下,张阿姨没有放弃,不仅在网络上积极搜寻相关信息,还托亲友多方打听。期间,她听患友介绍有位医生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经验丰富,可专家在辽宁,人身地不熟,对是否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张阿姨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去年下半年,家人听说福建三博神经外科的张金锋主任或许能看好这个病,正巧那段时间张医院坐诊,于是张阿姨慕名前往看诊。检查后,张金锋主任认为,可以通过三叉神经痛的微球囊压迫手术解决患者的痛楚。
受疫情影响,今年4月,张阿姨来到医院神经外科。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沟通后,张金锋主任为其实施了微球囊压迫手术,在半月节位置导入球囊导管,压迫三叉神经特定位置,从而使三叉神经痛觉纤维失活,以达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目的。4月20日,接受微创手术后的张阿姨疼痛感大大缓解,并能进食面条等流质食物。4月22日一早,她左脸的疼痛感基本消失,看上去脸色红润,精神也不错。历经“天下第一痛”折磨近10年,终于和它彻底告别,为此张阿姨激动地握住张金锋主任的手直呼感谢。
张金锋主任介绍,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属于“针尖内的手术”,因为整个创口仅一个针眼大小,因此也叫“创可贴手术”,操作时间不到半小时,在全麻下进行,患者全程无痛。微球囊压迫术手术时间短、效果明显、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而且该术法适用几乎所有三叉神经疼痛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有严重系统疾病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
另外,张主任提醒患者,三叉神经痛难以自愈,如果诊断、治疗有误,很可能经久不愈。所以当脸部明显感觉到剧烈疼痛时,医院进行诊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和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害。
专家介绍
张金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专业特长:擅长癫痫的评估和外科治疗;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神经调控术(脑深部电极植入电刺激术DBS、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等);颅内及脊髓脊柱肿瘤的综合治疗;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治疗;颈腰腿痛的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