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疼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年轻人下班后总喊累
TUhjnbcbe - 2024/7/13 16:26:00

年轻人跟父母交流时偶尔会产生代沟问题,比如关于上班,父母辈的人似乎不能理解,为什么年轻人下了班后总是叫嚷着累死了,然后往床上一躺什么也不干。

明明工作只是坐在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用出一点儿力气,打打字看看电脑的事儿,怎么会累呢?

关于这件事,是不是自己偶尔也会犯嘀咕,为什么有时候好像什么也没干,但是依然会感觉很累呢?

01久坐不动

长时间坐着也会累的,想想看大家是不是从早上上班开始,到下班结束,除了中午休息的时间,就一直坐在椅子上。

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超过6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在椅子上坐着,每次从椅子上站起来都有腰酸背痛的感觉。

这是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就会疲劳,同时产生一种叫乳酸的代谢物,让身体感觉十分疲劳,如果坐姿再不正确,还会压迫颈椎和腰椎,导致相应的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曾明确提出,单次静坐60分钟以上,死亡的风险会翻倍,而且后期额外的运动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借助髋关节活动监视器,对名4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进行了为期4年的追踪监测。

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平均静坐时间占清醒时间的77%,相当于每天超过12小时。在这期间,受试者中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世。而研究数据最终表明:每天久坐不动的时间和死亡的概率直接相关。

长时间久坐会引发颈椎病,还会导致前列腺血液循环不好,引发前列腺炎。久坐者患冠心病的风险要比经常运动或体力劳动者高4倍。

长期久坐还会导致下肢血流循环不畅,有部分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等人群)在久坐后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轻则出现走路疼痛、跛行,重则血栓受到挤压进入肺部,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02脑力劳动

当人思考的时候,大脑内的数百万个神经元会相互传递信息,并把大脑的指令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些神经元在工作的时候也需要“燃料”。

据测算,它们每天会消耗掉肝脏储存血量的75%,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

神经元消耗能量有它独特的方式,首先大毛细血管壁附近的星形胶质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能量丰富的葡萄糖,并将这些葡萄糖转换成神经元可以吸收的形式。

神经元利用这些能量生产神经递素,并最终形成思想。大脑思考得越多,其神经元需要的葡萄糖就会越多。

所以,我们看到体力劳动者挥汗如雨时,觉得工作辛苦,但是如何对比能量消耗,脑力劳动者并不比体力劳动者差到哪去。

比如有研究报道称,一些国际象棋顶尖选手比赛时一天之内消耗的能量可以多达卡路里,相当于运动员跑3个马拉松所消耗的能量,是不是很神奇。

与体力劳动不同,体力活结束就是结束了,不干活也不会产生体力消耗,但是脑力劳动却总是“藕断丝连”,没有彻底结束一说。

比如一项工作,如果没有完成,那么下班的时候你会不会还在思考?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想着怎么解决某个问题?睡觉时都会觉得心有惦记,无法安稳睡着。

你看,这就是区别,脑力劳动的消耗不止是在工作期间,它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你的休息时间,让你觉得疲惫不堪。

我们形容累时,通常会用到一个词:身心俱疲,“身”的部分我们已经说了,而“心”的部分除了脑力劳动外,还有一个被我们大部分人忽视的情绪劳动。

03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也不是新名词了,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出的,最初,它是指那些对员工的面部表情有要求的职业,比如:空姐要付出“热情的情绪劳动”,老师要付出“关心的情绪劳动”,殡葬从业人员要付出“悲伤的情绪劳动”......

后来,Hochschild教授把情绪劳动的定义扩大了:“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我们可以理解为“维护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必要情绪付出”。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平时工作总说心累,累在哪呢?

是不是主要都在于各种围绕工作的一系列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上?

同事可能会甩锅、推责、故意不配合,领导只要结果看不见过程艰难,只能赔笑沟通,热情主动才好顺利工作。即使没有这些,也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甲方和客户,毕竟想要挣人家的钱,就不能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所以在工作时,我们的情绪都是被压在了理智之下,伪装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真实情感,只会增加自己的能量消耗,让自己越来越累。

最糟糕的是,有时候越是压抑自己,越是忍,你需要付出的情绪劳动就越多,就会越感到累,最终会压垮自己。

有句经典的话:成年人的崩溃,总是在一瞬间,其实就是情绪劳动付出太多导致的。

总结一下,年轻人上班感觉累,不仅仅是因为长期久坐到时的身体疲惫,还有脑力和情绪上的劳动付出。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不妨在工作之余增加一些运动量,既能活动身体,增加代谢量,还能缓解脑力和情绪上的疲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年轻人下班后总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