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完成了陕西省首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导致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术后患者无并发症、术前症状完全消失,目前回归正常生活。经过科技查新,此例为陕西省首例病案报道。查新报告如下:
近日,我院再收治一例该类疾病患者,目前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患者颜面跳动及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情况如下:
现病史:
约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颜面部抽动,以左眼睑周围为著,起初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次,2次/日效果较明显,后逐渐出现效果不明显,给予增加“卡马西平”口服剂量至0.2g/次,2-3次/日。约1年前患者逐渐出现左侧颜面部疼痛,以左侧下颌部为著。刷牙刺激后疼痛加重明显。给予口服“卡马西平”0.2g/次,4-6次/日疼痛部分缓解,医院给予中医治疗,疼痛仍不能完全缓解。近期服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遂以“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病”之诊断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伴有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
术前影像学资料:
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科普小知识
1、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颅神经疾病或神经痛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反复发作触动样、短暂而剧烈疼痛为特征,严重的影响着们的生活质量。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疼痛常呈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或撕裂样等,持续数秒至1-2分钟,突发骤停,每次发作的情况相同,部分发作伴有面部肌抽搐。早期发作症状常较轻微,发作间隔时间长;随诊病情的发展疼痛症状加剧,并间隔时间缩短。
2.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三叉神经痛的多数三叉神经痛为继发性的发作。比较常见的病因是微血管压迫,还有桥小脑角区的肿瘤压迫、蛛网膜粘连、动脉瘤或AVM刺激、岩骨增生致颅底骨孔狭窄、多发性硬化或带状疱疹等病因。通过头颅CT、MR或MRA辅助检查常可发现病因。
3.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可能首选药物治疗,起初通过药物控制症状效果大部分效果较好;随着症状的加剧,治疗药物需要不断地加量及联合应用多种药物,最终效果还是欠佳。如果需要根治疼痛,通过辅助检查若能发现病因,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MVD),彻底地、完全地消除疼痛。
4.什么是微血管减压手术?
微血管减压手术可以根治三叉神经痛,现代神经外科认为,90%的三叉神经痛是因为三叉神经与脑连接处受到血管的压迫而导致的,彻底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也就治愈了三叉神经痛。解除血管对神经压迫的手术就叫“微血管减压术”,这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的优选治疗方式。在手术中,要将相互压迫的三叉神经和血管彻底分离,二者之间再垫上不可吸收的涤纶垫片,将神经和血管永久性隔离开来,因术中不破坏三叉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所以术后不影响面部感觉及咀嚼功能,正因为其止痛效果明显、非破坏性、损伤少、极低的复发率等优点,所以被认为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5.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区别是什么?手术效果好吗?
肌痉挛的发病机理和三叉神经痛类似,就是责任(肇事)血管和神经进行了卡压或者黏连造成,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属于邻居关系,肇事到三叉神经就是三叉神经痛,肇事到面神经就是面肌痉挛,一个表现剧烈疼痛,一个表现面部不自主抽动。手术同样选择血管减压手术,绝大多数都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根治。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唯一可以根治面肌痉挛或者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手术微创,并发症小,治愈率极高(98%以上)。目前,治疗面肌痉挛或者三叉神经痛在国内已经非常成熟。
6.同时出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时候多吗?
非常少见,就像我们遇见的这2例手术占到平时工作的非常少见的部分,我们做的第一例手术经过查新属于陕西省的首例病例报道,有文献报道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所致的疼痛合并面肌痉挛只占所有颅神经卡压病例的2-7%,正常基底动脉长约30mm,宽为1.5~4.0mm,直径大于4.5mm,即可诊断为扩张。而此例患者远远大于正常值(迂曲增粗的血管如上面术前CTA所标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压迫到同侧脑干、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才出现了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术后患者疼痛及面肌痉挛均已消失,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