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疼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泪槽畸形会表现出一种无精打采悲伤或者衰 [复制链接]

1#

导语:中面部发生老化的早期表现之一就是泪槽畸形的出现,会表现出一种无精打采、悲伤或者衰老的感觉,并且会随着人体器官组织的衰老而越发明显,给求美者带来无法自行解决的困扰,从而成为了求美者重点要求改善的部位之一。泪槽畸形的治疗选择,主要是根据求美者泪槽畸形程度分级的不同及求美者的自身要求,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1了解泪槽畸形的解剖与分型,可以根据泪槽畸形严重程度来进行分型

泪槽畸形,其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肌束越行至眶内侧越集中,形态较为凸起,而其对侧脂肪含量少,外形相对平坦而形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年轻人没有明显的眼袋但也出现了明显的泪槽。

还有大量学者认为面部软组织容量的减少、眼轮匝肌松弛、眶隔膜变薄、眶骨骨质萎缩、眶下缘向下向后退缩、眶隔脂肪疝出等因素使得泪槽畸形随之愈发明显。总体来说,泪槽畸形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因素的结果。

主要包括:皮下容量组织和骨性支撑结构的缺失,疝出的眶隔脂肪,眼轮匝肌的松弛,泪槽軔带及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的退行性改变等,以上均是各组织伴随衰老出现的综合表现。目前常用的泪槽分型是以临床评估为基础,根据泪槽畸形严重程度来分型的Hirmand法。

I型:求美者仅存在眶内侧的组织容量缺失,泪槽从内侧以平缓轻微的凹陷向颊部中央延伸。

II型:求美者除了存在眶内侧组织容量缺失外,还存在眶中部的容量缺失,且还会存在上颊部中央一定程度的组织容量不足,泪槽从内侧以较明显的凹陷向颊部中央相接。

III型:求美者存在眶缘内侧至外侧的组织容量缺失,表现为沿着下眶缘的完全性凹陷。

02胶原蛋白注射和透明质酸注射有助于修复泪槽畸形,重塑眼眶的形态

术前充分向求美者交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治疗预期效果,合理沟通,充分体现求美者的知情同意权,签署同意书,取得求美者的配合,并适当降低求美者预期值。

1、注射治疗

(1)胶原蛋白注射

患者注射全程取半坐位,用蓝色画线笔标记泪槽位置及区域,注射前二十到三十分钟在注射局部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冰敷收缩血管,清洁面部,用75%医用酒精行全脸面部皮肤消毒,常规铺无菌治疗洞巾,确定进针点为泪槽虚拟沿伸线与外眦垂线的交点,使用锐针破皮后,常规使用25g顿针,从破皮点进针。

由外侧向内上方继续进针至泪槽区域,采用扇形隧道式的注射方式,均匀地将注射的胶原蛋白平铺3层,分别是骨膜层、眼轮匝肌浅层及皮下层,进针角度约与皮肤呈15-35°,注射层次越浅,进针角度越小。注射顺序先深后浅,先内后外,扇形区域注射,3层都为此顺序。

(2)透明质酸注射

透明质酸的注射与胶原蛋白的注射人致相似,但也一走的区别。患者注射全程取半坐位,用蓝色画线笔标记泪槽位置及区域,注射前二十到三十分钟在注射局部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冰敷收缩血管,清洁面部,用75%医用酒精行全脸面部皮肤消毒,常规铺无菌治疗洞巾,确定进针点为泪槽虚拟沿伸线与外眦垂线的交点。

使用锐针破皮后,常规使用25g顿针,从破皮点进针,由外侧向内上方继续进针至泪槽区域,采用扇形隧道式的注射方式,将透明质酸均匀注射在骨膜层与少量的眼轮匝肌浅层,进针角度约与皮肤呈25-40°,注射层次越浅,进针角度越小。

由于透明质酸注射的丁达尔现象,泪槽的透明质酸注射层次由为重要,宁深勿浅,先内后外,扇形区域注射。将针尖进到内眦下骨膜表面后稍后撤,充分回抽,确认无刺入血管,注射时要注意使用非操作手保护并防止眼球损伤,即可进行骨膜层注射。

根据凹陷深度缓慢推注透明质酸,多次少量注射,边注射边按摩,扇形平铺直至泪槽平整,然后退针,减小进针角度行眼轮匝肌浅层注射,确定该层的方法与胶原蛋白注射该层相同,缓慢多次少量注射,扇形平铺至泪槽饱满,整个注射过程都是边退针边注射。

边注射边按摩,用力轻柔且均匀恒定,每一层出针后,再次按摩平整,确保没有凹凸不平的状况,且要避免用力按压导致填充剂由深层渗入浅层,避免使泪槽畸形更明显或发生丁达尔现象。双侧泪槽同样方法注射,一般每个区域注射量约为0.3-0.5ml。

2、胶原蛋白特性与并发症

人体皮肤主要结构蛋白就是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与各种动物的细胞外基质中,占皮肤总蛋白的三分之。胶原蛋白还可与细胞相互作用,诱导上皮细胞等的增殖分化,能起到矫形的作用,更能促进新胶原的合成,使矫形效果更持久有效,这就是胶原蛋白多次注射能够产生叠加效应的原因。胶原蛋白主要副作用有注射局部暂时的红肿、出血、疼痛。

3、透明质酸特性与并发症

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是人体自身的天然成分,是无色透明的酸性粘多糖,作用是稳定细胞外基质。大量透明质酸存在于皮肤组织的细胞与胶原纤维之间,其可以起到维持皮肤年轻化的作用,让皮肤饱满、充满弹性。

人类皮肤中透明质酸的含量变化也反映了皮肤的成熟和老化的过程。透明质酸极具吸水能力,最高可以锁住自身体积一千倍的水分,并让其结构具备稳定的刚度、可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能力,几乎没有抗原特异性。

在泪槽畸形的治疗中,由于透明质酸注射层次较浅,或由于面部表情的丰富,透明质酸由深层被挤至浅层,还可发生丁达尔现象,发生丁达尔现象的皮肤外观呈淡蓝色、淡紫色等色泽变化,可于注射后几日出现,并呈持续性直至透明质酸吸收,给求美者外观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

还可能发生色素沉着、皮下结节,及比较罕见的免疫反应和肉芽肿。更有不常见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如皮肤坏死、失明甚至脑梗死等绝不容疏忽大意,一般认为是填充剂误入血管或针尖损伤到血管导致栓塞,也可能由于填充量过大,挤压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坏死。尽管使用各种手段来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透明质酸引起的悲剧还是时常发生。

结语:相对于有较大创伤和恢复期的手术治疗,大多求美者更偏向于选择创伤小、恢复效果立竿见影的非手术治疗,从而使得注射治疗得到蓬勃发展。在泪槽畸形的注射治疗中,目前主流选用的填充材料是透明质酸,但近些年来胶原蛋白的选择也飞速上升,所以未来将通过对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治疗泪槽畸形的临床疗效做对比研究,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求美者提供一份选择参考,从而指导临床工作。

#医美大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